废墟中的历史 航拍新中国石油“摇篮”遗址

来源: 中新网
2019-08-26 06: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5日,记者来到早期中国石油西部重镇,新中国石油摇篮之一的冷湖石油基地遗址。残垣断壁、沟壑丛生,破旧的胶鞋、别致的围墙,还有那些墙上的漆字让曾经热闹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图为航拍冷湖油田遗址。  赵凛松 摄
  

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南望昆仑,北依祁连,千里洪荒,人迹罕至。1954年,新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踏入这片土地,启程石油之旅,来自全国四面八方青年,怀揣“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在这蛮荒之地书写冷湖石油的激情岁月。图为航拍冷湖油田遗址。  赵凛松 摄

1958年9月,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宣告冷湖油田诞生。1959年,冷湖油田年产原油30万吨,跻身全国四大油田之列。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石油发展战略东移和油田原油产量逐年递减,冷湖油田步履维艰,陷入开发低谷。1977年西部尕斯库勒油田华丽诞生和80年代敦煌石油基地建成,数万名石油职工家属相继西进东迁,自此,冷湖油田逐渐从沸腾走向沉寂。图为航拍冷湖油田遗址。 赵凛松 摄
  

曾经,冷湖油田促进了甘青藏地区的经济开发,支援了西北边疆的国防建设,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光辉的篇章。如今冷湖基地遗址犹如一座丰碑,树立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为油而战”的柴达木石油形象,承载着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光辉篇章。图为航拍冷湖油田基地遗址。赵凛松 摄

  图为冷湖油田曾经的贸易公司。 李隽 摄

  图为曾经的废铁收购处。李隽 摄

  图为废墟中的破旧胶鞋。 李隽 摄

  图为冷湖油田基地遗址。李隽 摄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