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频道 > 图片流
两位抗日名将后人定娃娃亲 70多年后再见面
纪念照
将军离去之后
路月浦介绍,父亲牺牲后,上海和常州很快沦陷,母亲张瑞华被迫将小妹路洁霞留在外公家抚养,自己带着大女儿和路月浦,踏上逃难流亡之路。当时,张瑞华腹中还怀有一子。
几个月后,路月浦最小的妹妹在湖南益阳出生。一个孤寡女人,带着3个孩子在异乡,本就十分不易,加上战火纷扰,吃尽苦头。
成长中,路月浦关于父亲的记忆非常模糊,除了知道自己的名字来自于父亲牺牲地,另一个与父亲的联系便是一把中正剑,这是路景荣曾经佩戴的。
路月浦把宝剑挂在床头,想象父亲提剑杀敌的样子。
后来,一伙土匪盯上了这孤儿寡母,以为是军官家属,再潦倒也会有油水。于是,闯进路月浦家中。为了保护母亲,路月浦挺身而出,无奈太过年幼,土匪将家中洗劫一空,父亲遗留的那把宝剑,也未能幸免。
路月浦大哭。这段经历成为路月浦的心结,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父亲不在身边的痛苦。
更痛苦的,是路月浦的母亲。
“我以后的痛苦不知要到什么样了”,张瑞华在一张和丈夫合影的照片背后写道,“我终日的希望,把你遗下来的子女(抚养成人),将来为你报仇,你要在阴中保佑你的儿女!”因生活困苦,张瑞华几度想轻生,但最终因孩子而放弃。
而在王文黎的记忆中,经历了如同路月浦一样的困苦生活,“甚至更苦”,“我们是没有童年的一代人”,王文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