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万海里航行,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安全抵达上海吴淞检疫锚地,办理进港入关手续。图为“雪龙”号在南极中山站附近陆缘冰区。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经过3万海里航行,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安全抵达上海吴淞检疫锚地,办理进港入关手续。图为2018年12月2日,“雪龙”号在南极中山站附近陆缘冰区探路卸货。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经过3万海里航行,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安全抵达上海吴淞检疫锚地,办理进港入关手续。图为2018年12月7日,雪龙”号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展开冰上卸货。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经过3万海里航行,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安全抵达上海吴淞检疫锚地,办理进港入关手续。图为2018年12月7日摄,破冰至中山站44公里处的“雪龙”号。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经过3万海里航行,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安全抵达上海吴淞检疫锚地,办理进港入关手续。图为2019年1月19日,在阿蒙森海与冰山发生碰撞后的“雪龙”号。新华社发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供图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经过3万海里航行,2019年3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安全抵达上海吴淞检疫锚地,办理进港入关手续。图为2019年3月5日,与冰山发生碰撞后修复一新的“雪龙”号。新华社发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供图 图片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