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畔春意闹

来源:新华社
2017-04-05 14:12:47

新华社石家庄4月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白林)4月的白洋淀,湖面波光粼粼,和煦春风拂面。白洋淀周边,就是河北雄安新区。

“一夜间,自己成了国家新区的人民,真是喜从天降。”居住在白洋淀内50岁的村民张素体说。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白洋淀所在的安新县是雄安新区的组成部分。

“4月1日,我先在手机上看到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为了确认,晚上又看了新闻联播重播,心情特别激动。”张素体说,“当天晚上,我们村热闹极了,大家在村头巷尾热议这件大事。”

白洋淀畔春意闹

图为航拍的白洋淀,新华社图片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有“华北明珠”美誉的白洋淀无疑将为这一新区提供重要生态支撑。

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由大小不等的143个淀泊组成,淀内水生生物种类繁多,盛产鱼、虾、蟹、贝、芦苇、莲藕、芡实、菱角等,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链结构,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

不仅生态环境好,白洋淀处于革命老区,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这也为雄安新区的与众不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们耳熟能详的小兵张嘎、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等抗战故事都源自这片水乡。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作家孙犁在抗日战争期间完成了代表作《荷花淀》。

荷花满淀、芦花摇曳、烟波浩渺、碧波荡漾,在孙犁的笔下,白洋淀呈现的是一幅令人向往痴迷的景象,更着重描绘了芦苇在淀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白洋淀畔春意闹

图为白洋淀火车站,白林 摄

七十多年过去了,白洋淀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但是,芦苇似乎已完结了它的历史使命。

记者在淀区采访得知,现在芦苇卖不上价钱,村民们不再自发割芦苇了,政府每年还得花钱雇人去割。《荷花淀》里的场景不复存在。

与芦苇的命运相似,渔民也几乎消失不见了。

水乡的印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生活方式。

与其他内陆农村一样,村民们几乎都在外打工赚钱谋生。留在村里的,就在当地发展旅游的带动下,搞起了农家乐。

张素体开了一家农家乐。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一年收入八九万元。去年,她把农家乐扩充到10间房,还在每个房间内增设了独立卫生间。她还通过社交媒体对农家乐进行宣传推广招揽生意,与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里的人们享受着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白洋淀畔春意闹

图为白洋淀,白林 摄

昔日的交通劣势已化为优势,白洋淀高铁站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

时值清明小长假期间,白洋淀内游人如织。张素体也忙活得不亦乐乎。

优美生态文化,悠久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淳朴民俗文化,白洋淀让“新生”的雄安新区充满文化味。

白洋淀文化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五启说,雄安新区是要承接北京人口的,我们要用文化魅力吸引人,希望白洋淀承载的小兵张嘎、雁翎队、荷花、芦苇等特色符号所蕴藏的精神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雄安新区建设的蓝图正徐徐展开,从革命老区,到全国新区,白洋淀正经历着华丽转身,白洋淀这颗明珠必将愈发璀璨夺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