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镶板的细节修复之前(左)和之后 图片来源:Jean-Luc Elias/KIK-IRPA/Lukas Art
“我们的修复工作证实了碑文的原创性,”Devolder说。他指出,因此如果这不是后期添加上去的,“那么现在就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根特祭坛画》是由胡伯特和扬·凡·艾克二人共同创作,尽管现在依旧不清楚胡伯特的画作是否可以从表面上看到。”同时,这也是唯一一幅可以确认是神秘的胡伯特的作品。碑文几乎可以确定是扬加上去的,而他自诩为二流画家,谦称自己是“艺术界的老二”很有可能是出于两人之间的手足之情和自己的谦虚,而不是纯粹在比较两人的艺术造诣,粗暴地排名。
这幅作品涉及了多少画家?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对此众说纷纭,但是现在科学可以确认他们的猜想。计算机分析指出确实有多位画家参与创作。这并不令人惊奇,因为Jan和其他大部分他们时期的画家一样,都经营着一个影棚,而他署名的作品实际上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下一个突破将会是证明在这么多人的参与下,胡伯特的笔画特征是什么——但是目前看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因为没有其他已知的胡伯特作品进行比对。
这幅作品的创作时间线也是一直以来的一个谜团。祭坛图是分多个时期,近乎十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还是大家目前认同的在1426-1432年间创作?Devolder觉得他能回答这个问题:“两块镶板,一幅是画了夏娃,另一幅则是画了隐士,它们经过树木年代学的方式测算,结果显示它们是来自同一个树干。”这个结论很有力地说明了时间跨度是更短的,因为不同的镶板不可能来自同一棵树,而且还要在扬的棚中放置整整十年,然后还要将其运用在同一幅画的不同部分。
如果现在发现某些细节并不是原画作的一部分时,这幅作品就必须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