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频道> 图片流
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活在“砒霜”里的癌症村

中国青年网 2015-04-20 13:36
打印 发送| 分享到

活在“砒霜”里的癌症村

2015年4月5日,湖南常德市石门县鹤山村。治污工程漏洞多,从矿渣填埋场泻下的砷超标污水直接汇入磺水溪,肆无忌惮地流向下游的村庄。

石门有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开采上千年。这个曾经以雄黄矿闻名的地方,现在更广为人知的是严重的砷污染和全国著名的癌症村——鹤山村。

雄黄,又称黄金石。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雄黄入药后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功效。同时,雄黄遇热分解变成剧毒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这种剧毒物质,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出。一条清澈的溪水里,也可能砷超标上千倍。它溶于水,渗入土,细小的“砒灰”可以飘荡在空气中。在过去粗放滥采的几十年里,它几乎无处不在。

这是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可怕案例。

官方的数据显示:此地砷污染遍及周边8000亩农田、9平方公里的水和土壤,持续至今已数十年。其中仅磺厂地区30年来记录在册的癌症过世者就有600多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无钱就医的病患者。

2012年10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石门雄黄矿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明确立项为石门治污。先期工程就是要填埋矿渣,做稳定固化处理,然后从外地运来干净土壤覆盖,再种上植被慢慢净化。为此,国家专门规划了四期工程,前两期主要目标是从源头最大限度地控制住砒渣的浸出液进入周边水体和土壤。

但是据记者的现场调查和多位附近村民反映:治污工程项目存在偷工减料行为,填埋矿渣所用的土壤是就地取材,使用的仍然是砷超标的土壤;流经填埋处的污水也没有堵住,雨天更是肆意流淌,汇入村民生活的黄水溪,最终注入澧水、洞庭湖。

这个地方去年4月份之后被媒体(包括本报)曝光了,癌症村的“名声”也随之传了出去。现在,每户村民都知道“砒灰”有剧毒,能致癌,甚至还知道如何才能避免。可是生存是迫在眉睫的困境,是无污染的粮食、水和蔬菜。

乡里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这里因砷超标太严重,娇嫩的水稻是不能种的,只有生命力强一点的苞谷、土豆、红薯和油菜可以种上一些,当然这些也都是有毒的。

由于平整的土地都被拿去做治污实验了,失地农民,尤其是身患重症失去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们,就只能依靠每月101元的低保和每亩每年300元的占地补偿,活着。(吴凡工人日报社/CFP)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标签: 鹤山村 砒霜 癌症村 黄金石 图片故事
分享到
编辑: 李朋辉
 
 

美图欣赏

新闻热搜榜